1.姜子牙(西周)
称号:兵家鼻祖、齐国之祖
贡献: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,封于齐,制定周礼,被后世尊为“百家宗师”。

---
2. 管仲(春秋·齐)
称号:“春秋第一相”
贡献: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,推行改革(“相地而衰征”),主张富国强兵,孔子赞曰: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”

---
3. 商鞅(战国·秦)
称号:法家代表
贡献:主持“商鞅变法”,废除世卿世禄、推行郡县制、奖励耕战,奠定秦统一基础。

---
4. 萧何(西汉)
称号:“汉初三杰”之一
贡献:助刘邦定天下,制定《汉律》,推行休养生息政策,月下追韩信传为佳话。

---
5. 诸葛亮(三国·蜀汉)
称号:“卧龙”“千古良相”
贡献:辅佐刘备建立蜀汉,治蜀以严明公正著称,北伐曹魏,鞠躬尽瘁,成为忠诚与智慧的象征。

---
6. 魏徵(唐朝)
称号:“贞观名相”
贡献:以直言敢谏闻名,辅佐唐太宗开创“贞观之治”,其《谏太宗十思疏》为治国经典。

---
7.范仲淹(北宋)
称号:“文正公”
贡献:推行“庆历新政”,倡导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文武兼修,戍边御西夏。

---
8. 王安石(北宋)
称号:改革家、文学家
贡献:主导“王安石变法”(青苗法、均输法等),力图解决北宋积弊,被誉为“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”。

---
9. 张居正(明朝)
称号:“万历首辅”
贡献:推行“一条鞭法”,整顿吏治、巩固边防,使明朝出现“万历中兴”局面。

---
10. 于谦(明朝)
称号:民族英雄
贡献:指挥北京保卫战,击退瓦剌,挽明朝于危亡,以“粉身碎骨浑不怕”的气节流芳后世。

---
其他常被提及的名臣:
文天祥(南宋):抗元名臣,以《正气歌》明志,舍生取义。
包拯(北宋):“包青天”,以清廉刚正、断案如神著称。
房玄龄、杜如晦(唐朝):“房谋杜断”,贞观之治的核心策划者。
曾国藩(清朝):平定太平天国,倡导洋务运动,修身治国之典范。
---
评价标准:
古代名臣的入选多基于其治国能力、改革贡献、道德操守或文化影响。由于历史视角不同,名单或有差异,但上述人物均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。